關于常見眼病白內障 白內障的藥物防治機理及進展,以供大家參考,真誠希望共同交流。
白內障囊外摘出術后的后囊膜混濁(后發障,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, PCO),發病率可達20%~50%,明顯影響視力。術后時間越長,患者年齡越小,混濁發生率越高。混濁的后囊膜一般形成纖維膜及Elschning珠,是因殘留的人工晶狀體上皮細胞(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, HLEC)增生、遷移并逐漸纖維化,及術后創傷和炎癥反應的結果。多數患者需再次手術或行激光后囊膜切開術,從而增加了視網膜脫離、黃斑囊樣水腫、繼發性青光眼及人工晶狀體激光損傷等并發癥的危險性。應用藥物在PCO發生前來預防前景十分廣闊。
1、抗腫瘤藥物
眼內使用抑制LEC增殖的藥物應具備:(1)有效性;(2)無毒性;(3)方便、作用持久。目前最常用的是抗增殖藥物:秋水仙堿、5-氟尿嘧啶、柔毛霉素、甲氨喋呤、γ-干擾素等。絲裂霉素C能選擇性的抑制DNA、RNA和蛋白質合成,從而阻止細胞分化和復制。它對成纖維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5-FU的100倍。Saus等在兔白內障囊外摘出術期間向皮質和核周注入0.4g·L-1絲裂霉素C(pH7.5)0.15ml進行水分離(總量0.03mg),使之不溢出前囊開口,保留5min后吸出,發現它對PCO有明顯抑制作用。它的細胞毒性由于Healon保護角膜內皮作用而未表現角膜水腫等并發癥。
2、通過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起作用的藥物
2.1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(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, FGFR)位于LEC表面,通過與bFGF高親和力結合啟動一系列連鎖反應,最終引起細胞內DNA合成和有絲分裂活動,調節細胞的增殖能力,PCO是外在因素—手術機械損傷,動員內在因素—生長因子(包括晶狀體前囊片已破壞的上皮釋放的FGF及房水中已存在的),與LEC表面存在的高親和受體如FGFR-1和FGFR-3結合,引起一系列生物學效應,促進LEC的增殖、移行和纖維化,最終引起PCO,因此LEC是否有某種生長因子的受體表達及其表達數量的高低,是決定其發揮生物學效應的關鍵。David等把bFGF和有毒性的蛋白(Saporin, SAP)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復合物(FGF-SAP)和基因重組結合的復合物Rfgf-SAP相比較,發現它們都可以抑制LEC的生長。有人將FGF-SAP結合到水凝膠人工晶狀體上,然后植入兔眼,從而有效地阻止了SAP對眼組織的毒性作用,且術后2mo觀察能有效抑制PCO的發生。
2.2 最近發現,轉移生長因子β(transfer growth factor-β, TGF-β)可明顯抑制體外HLEC的有絲分裂。這一作用與其延長或抑制細胞周期G期有關,推測TGF-β引起白內障的機制并非促進晶狀體細胞增殖,而是促進LEC異常分化。Schulz等發現白內障術后房水中TGF-β升高,且與PCO有關。如果阻斷TGF-β的作用,則可以明顯減少PCO的發生率,認為(1)房水培養可部分,而玻璃體培養可完全阻止TGF-β2所引發的PCO;(2)a-2巨球蛋白(50~200g·L-1)也可完全阻斷TGF-β2或房水原性TGF-β,并認為在白內障發生之前就應于房水中維持一定濃度的a-2巨球蛋白或相似分子。
- 共3頁:
- 上一頁
- 1
- 2
- 3
- 下一頁